欢迎访问深圳市东信高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官网!

高新技术企业ISO9001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超声波清洗行业资讯 >

超声波清洗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2021-07-07 17:02
超声波清洗技术自20世纪初就开始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被用于进行潜艇探测,并在此之后继续被用于不同的用途。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如果超声波具有足够的能量与之频率相吻合,则它是有表面洗涤的效果。超声波清洗为一系列恒定的波浪交替膨胀和压缩。在膨胀期间,形成微小气泡。也就是所谓的“空化效应”,当气泡压缩时,气泡暴露在巨大的压力下,然后以极大的力量坍塌,理论上产生的这种力产生很高的热量。并且由于这种力需要借助大量的液体产生,导致内部气泡爆炸,所以能量释放被缓冲,导致液体变热。通过加热和搅动液体气泡之间恒定膨胀和内爆,产生了超声波的清洗效果。
超声波清洗

自从科学家发现超声波技术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有限,人们一直将超声波用于探测物体的距离,随着技术的进步,关于超声波的其它特点不断被人们发掘,以Neppira为代表,他提出使用超声波能量在清洁过程中可以发挥它的物理作用并且指出这是任何其他工业设备都无法获得,这样使得超声波技术随之诞生,但是最初的发现超声波技术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使得没有被作为任何一种已证实的理论予以公布,通过多年来不断地用超声波作为实验工具来进行各种测试,这种新型技术才被广泛应用。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的柴叶嘉英发现,气泡只是一种简单的气体爆炸,并不是由超声波的强而密引起的,相反,它抑制甚至消除了超声波清洗机的清洁能力。我国在超声波技术领域也起步较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主要用于医学方面,在市场上也能体现超声波技术的优越性,超声波可以去除表面的细微颗粒及残留物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这种高效的洁净效果足以取代市场上其它清洗设备,因此主要应用于医疗方面、食品加工、精密元器件、机械加工、以及相机的镜片的清洗等。
 
超声波清洗技术的方式及特点

由于超声波在清洗时不与被清洗件直接接触,因此在洗净行业中,将这种新型的清洗技术称之为“无刷清洗”,不仅具有传统设备的功能还能够去除其他技术无法去除的污染物,并且能够有效清洁使用其他技术无法进入的区域。传统的清洗包括喷雾清洗,湍流,搅拌和刷洗等[23]。一般来说,这些技术本质上是表面上的清洗,往往有时候达不到深度清洗的效果。由于超声波传递的纵波能量较高,能将待清洗件表面的细微颗粒引起共振,脱离表面,达到清洁的目的。这意味着使用超声波清洁技术可以容易地实现盲孔,螺纹根部,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部件,微小的表面轮廓以及许多其他不可能到达的清洁的区域。